
一、基本信息
姓名:刘慧
职称:副教授
学位:文学博士
研究领域:中国现当代文学、儿童文学、汉语新诗、儿童诗
招收方向:无
承担课程:中国现代文学、中国文学通史II、大学语文、中国现当代诗歌专题、中国传统民歌欣赏、中国儿童文学
导师类别:
个人邮箱:lh425@163.com
二、个人简介
刘慧,女,黑龙江省鸡西市人,文学博士,毕业于南开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。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、中国诗歌学会会员、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外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。在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》《当代作家评论》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》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,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一般项目1项,参与国家级、省部级项目多项,出版专著1部,参编教材2部。
三、科研成果
(一)论文:
1.《诗教功能的当代辨析与自我转向》发表于2021年《文教资料》第6期;
2.《当代大陆儿童诗的多渠道传播研究》发表于2020年《文化与传播》第4期;
3.《多维性、未来性与互文性:当代中国大陆儿童诗的书写维度》发表于2020年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》第3期;
4.《镜与灯:接通“内外宇宙”的当代大陆儿童诗形态表征》发表于2020年《写作》第二期(总640期);
5.《自设、他设的发展障碍:当代大陆儿童诗被“忽视”原因探究》发表于2020年《南开诗学》第三辑;
6.《悬置“尘世”的虚与实》发表于2018年《星星(诗歌理论·中旬刊)》第11期;
7.《亚楠的选择与新世纪散文诗的突围》发表于2018年《当代作家评论》第4期;
8.《存在的困境之维》发表于2017年《星星(诗歌理论·中旬刊)》第2期;
9.《接通童心的书写:高洪波儿童诗的生态意识》发表于2016年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》第8期;
10.《“穆旦与百年中国新诗: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九届研讨会”综述》发表于2016年《文学与文化》第3期;
11.《生命的对白与归处》发表于2015年《星星(诗歌理论·中旬刊)》第12期;
12.《苍凉的缪斯心音》发表于2013年《剑南文学》2月下半月刊;
13.《底层男性形象-被压抑的男性群像》发表于2013年《文学教育》第4期;
14.《无处皈依的诗意生命——浅析〈游行〉中林格的生命意义》发表于2007年《哈尔滨学院学报》第10期;
15.《父辈亲情与政治隐喻——重读〈傅雷家书》发表于2007年《绥化学院学报》第2期;
16.《映照大风雪之镜——浅析王小妮〈我看见大风雪〉》发表于2007年《现代语文》第6期;
17.《诗心灿然的水莲——浅析王小妮〈十枝水莲〉的诗歌情绪》发表于2006年《诗探索·作品卷》第2辑。
(二)专著及教材:
1.专著《中国当代大陆儿童诗研究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7月出版
2.参编《中国现当代文学》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于2022年出版
3.参编《农村应用文写作》中国社会劳动保障出版社2013年版
四、科研项目
1.主持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“中国当代大陆儿童诗研究(1949-2018)”(规划基金项目批准号19YJA751026)
2.参与天津市2017年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项目“中国现代诗歌与普希金关联元素研究”。(排名第二)
3.参与bwin必赢线路检测中心2020年人才引进启动项目《国外南京大屠杀文学的考察与研究》(批准号:2020YJ001)
4.参与bwin必赢线路检测中心2018年校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项目《跨学科视野下的《影视文学》课程改革研究》 (序号:ZYB19批准号:2018JGZZC08)
5.参与2017年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《山西革命根据地文艺形态研究》(已结项)(排名第二)
6.参与2020年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《抗战大后方文学视域下的南京大屠杀研究》(排名第二)
五、获奖情况
1.论文《从生命本真出发:当代大陆儿童诗的价值体认》获得中国诗歌学会、中国教师报、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、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、兰溪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20年首届童诗中国论坛优秀诗教论文征集中获得二等奖。